徐寶琳(1932~1987)是二戰後第一批公費留學畫家,生於瀋陽,幼年因戰亂顛沛流離,1946年隨叔父遷居北平,進入匯文中學就讀,於當時展現對藝術的喜好。1949年與胞姊來台,就讀於建國中學,1952年第一志願錄取省立師範學院(現師範大學)美術系,1954年考取西班牙提供公費留學獎學金,負笈馬德里聖費爾南度美術學院(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),自此旅歐十數年。
他在1968年返台任職於母校,教授素描、水彩與油畫,並是國內第一個將「嵌畫」馬賽克藝術引介來台的藝術家,1973年出版《嵌畫》專著。在同期走向前衛和抽象藝術的風潮中,徐寶琳依然獨愛風景寫生,人物、靜物、肖像、風景、城市、建築經常是他作畫主題,其豐富精細的配色,繪出80年代台灣街景暖度。
1987年,正值壯年徐寶琳猝逝台北,縱然畫作頗豐,卻因英年早逝,鮮少為大眾知曉。國立歷史博物館即日起~7月31日止舉辦《滄海遺珠-徐寶琳遺作展》彙整近50幅畫作及手稿、文件、相片等,讓民眾一窺70~80年代台灣街景以及徐寶琳的歐洲行旅。
《滄海遺珠-徐寶琳遺作展》
時間:即日起~7月31日
地點:國立歷史博物館4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