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

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
偷故事的人 徐譽庭
人物 | Oct 20 , 2018  00:00

偷故事的人 徐譽庭

《光陰的故事》、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、《荼靡》……,徐譽庭三個字是台灣電視圈的票房保證,叫好又叫座的傳奇編劇,也不知道是不是電視圈裡再無讓她過癮的挑戰,轉戰大銀幕的首作《誰先愛上他的》一舉拿下台北電影節四項大獎、金馬獎八項入圍,她自己也入圍最佳新導演。她筆下無論愛情或人生,總是能扣人心弦,只是,說故事的人卻也總是最孤獨。
文/蔣德誼 攝影/高政全  圖片/華納兄弟

在左營眷村長大的徐譽庭,說話時有股大姐頭的氣場,而她擅長觀察他人的功力,亦源自於家庭的養成。「我們家組成有點複雜,媽媽帶著前夫的孩子和我爸再婚,所以我有三個同母異父的兄姊。小時候家裡經常吵架,從爸爸媽媽到兄弟姊妹,你不知道今天是誰要跟誰吵,所以我從很小就懂得看周圍人的臉色,如果氣氛不好的時候,皮就要繃緊一點。」

讓徐譽庭對於「說故事」產生興趣的,則是也很擅長說故事的徐媽媽。「我媽沒念過什麼書,但我覺得她講故事超厲害,她很會說些小時候在家鄉山東的鄉野傳奇,還懂得賣關子、把故事翻過來倒著說。」爸爸是一年裡大半時間都不在家的船員,媽媽不許看會荒廢學業的課外讀物,很多有點寂寞的時候,徐譽庭就自己隨手編起故事自娛,小學三年級就在作文寫下自己的志願是「當導演」,那是她當時唯一想得到編故事的人以後會做的事。

其後在她成為編劇路上推了一把的,不是別人,正是她的初戀男友。「他是我念五專美工科時的老師,他說我記性不好但想像力豐富,很適合當編劇,還規定我每個禮拜要交一本劇本。但那時我只顧著談戀愛,哪有這種心情!每次都只寫了一個開頭交出去就沒下文了,那十幾本本子現在我都還留著,後來回頭看,發現後來我的很多作品在當時就已經有了雛型。」

編劇路上的貴人們

五專畢業後,徐譽庭原本從事室內設計師工作,領著還不錯的薪水,但「心裡總覺得少了點什麼」。直到後來遇到李國修的屏風表演班在高雄招募分團,她一頭栽進劇場的世界裡,後來更辭去工作,到台北屏風做一個月薪水只有兩萬多元的劇場行政,只能在晚上的時間進場看排練,有時候幫李國修謄抄他的手寫劇本。「國修給我的教導至今最受用的就是,他認為不是只有在舞台上才能學東西,而是任何事情只要你用自己的想法把它做好,就是創作、就是演出。」

在屏風待了五年,徐譽庭已經是駕輕就熟的劇團經理,但仍不能忘情想做編導的願望。後來她離開屏風,在郭子的劇團導戲時,又認識了帶領她進入電視編劇圈的引路人──王小棣,這年她剛好30歲。「算起來我真的運氣很好,一般人一生中可能只認識一個老師,我卻有好幾個老師在不同階段一直帶領著我開啟新的視野。」

只是事情的發展並不如想像中順利,徐譽庭剛開始做編劇時,有整整一年幾乎都是沒有收入,必須靠朋友接濟才得以度過的狀態。「因為寫劇本需要事前的構思、田野調查等等,像是那時寫《大醫院小醫師》,我們一群編劇就真的在醫院裡面『蹲點』半年才開始動筆。」而寫劇本不像小說得以天馬行空,案主可能對劇本有種種要求或限制,稿子交出去如果被退,就得重新再來。

 

共感才有好故事

從剛進入電視編劇多人合寫的《大醫院小醫師》、《流氓教授》,到後來逐漸寫出口碑的《光陰的故事》、2012年在金鐘獎奪下七座大獎,真正讓許多人開始認識徐譽庭的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,問她構思劇本時可曾有「卡住」的時候?她大笑說:「那當然,常有的事!但我後來發現,每當遇到撞牆期的時候,就是你對於自己的作品標準又提高了。不如說如果從來沒遇到卡關,那就表示你其實沒有進步。」

為了捕捉靈感,她除了在家裡各處都放上紙筆以便隨時記錄,多年來都習慣用國小作業本記錄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種事項,「我一次都是一整落的買,主要是因為輕薄好攜帶,查找起來方便。我會在封面的學生姓名欄寫自己的名字,老師那一欄會改來改去,有時正在構思某部劇情的時候,也會填上劇中人物的名字。」她自曝寫劇本時怪癖不少,包括一定要在家裡的餐桌或書桌寫稿、寫稿時會不停擦護手霜,最奇妙的是一定要穿短褲。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,但就是我的大腿一定要露出來!」

很多人可能好奇,寫下眾多精采故事的劇作家,究竟是本身閱歷豐富,還是周遭有眾多「素材」作為靈感來源?「我自己戀愛經驗並不是很多,但是都挺奇形怪狀的,像是初戀就是師生戀,還曾經介入別人的婚姻、或是對方小我非常多歲⋯⋯我是覺得人生一定要親身經歷某些事情留下痕跡,日後對於自身或他人的類似經驗,感受會更明顯。」

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就是源自某次和好友林美秀聊天時,講到她有兩個男性好友,明明要好得不得了,為什麼沒有在一起?這才勾起她的編劇神經,發現這樣的情境其實不少人都遇過。她笑說可能劇本寫多了,從身邊的工作夥伴到共事的演員,很多人把她視為心靈導師,紛紛找她傾訴自己的心事或煩惱,「我都開玩笑說我家快變成諮商室了。

初執導演筒的驚險體驗

儘管已經處在編劇生涯的高峰,徐譽庭又接著開啟了另一項給自己的挑戰。「可能摩羯座的個性是有點犯賤,其實做編劇到這個階段已經很從容愜意,人家請我寫劇本,要看我現在工作約排到什麼時候,但我就覺得好像有種不滿足,忍不住想嘗試不一樣的東西。」加上做為編劇,有時難免覺得製作方沒有完整展現出劇本想要詮釋的概念,「那時候就有電視台高層建議,不妨試試自己擔任製作人,就能完全掌控作品的樣子。」於是她決定成立製作公司「親愛的工作室」,以製作人兼編劇身分推出了《罪美麗》和《妹妹》兩檔作品,也是在這時認識了日後《誰先愛上他的》編劇呂蒔媛。

《誰先愛上他的》描述許多無法被社會所認可接納,必須勉強自己進入主流婚姻家庭的同志故事,「如果是我來寫可能會變成一個很沉重的題材,沒想到劇本出來完全是披著喜劇的外表,我非常喜歡。」《誰》片最早規劃是約90分鐘片長的長篇單元劇,沒想到後來先是預算太高,完全沒有電視台肯接,又因為工作室休息兩年,版權一度易手,幾經周折,劇本終於還是回到徐譽庭手上,並且變成電影規格的製作,「我就這樣誤打誤撞變成電影導演。」

不料電影拍攝結束後,初剪版本在試映時卻評價奇差,幾乎是差點要被發行片商退貨的程度,「就連演員自己看完都傻眼」,後來徐譽庭回歸到以角色人物情感為核心,剪到第四個版本才過關。「最後我們用的很多都是技術呈現上可能有瑕疵,但演員表現OK的鏡頭,所以我們耍了一個小伎倆,在電影中有很多手繪的後製效果,那些其實都是為了要掩蓋住某些NG的畫面。」經過這番折騰,徐譽庭笑說:「下次真的不敢隨便說要拍電影了!」

從劇場到電視劇,再到更大尺寸的電影,雖然乘載的形式不同,但是徐譽庭想說故事給別人聽的心情則始終沒改變。「我一直覺得創作從來就不是為了展現自我,而是和觀眾對話。或許有些人會因此而得到些許慰藉或是力量,對我而言就是最大的意義了。」


 

徐譽庭

1966年生於高雄。曾擔任劇場編導、屏風表演班劇團經理、臺北故事劇場劇團經理,2012年成立製作公司「親愛的工作室」,身兼編劇、作家、製作人與導演。代表編劇作品包括《光陰的故事》、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、《妹妹》、《荼靡》等,《我可能不會愛你》更被韓國SBS電視台改編為韓劇《愛你的時間》,是首位進軍韓國的台灣編劇。最新作品為初次執導的電影《誰先愛上他的》。
 

《誰先愛上他的》(Dear EX)

導演:徐譽庭/許智彥
編劇:呂蒔媛/徐譽庭
製作:親愛的工作室有限公司
發行:華納兄弟

ad_2023_300600
ad_2023_300600

延伸閱讀

邱澤《誰先愛上他的》全球190國家看得到! 紐約時報大讚「令人心碎又溫暖」 楊丞琳等待五年 攜手王小棣徐譽庭飆戲
ad_2023_9702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