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

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
在車上,蘊藏著溫度
賞車 | Jul 06 , 2022  00:00

在車上,蘊藏著溫度

自從1886年Carl Benz發明Benz Patent Motor Car,從此以後,飛奔、馳騁、對尬、亡命天涯……,汽車成為電影產業難以抹去的成分。一百多年來,數不清的汽車品牌與車款都是電影範疇。這次,我們來聊聊幾個生活所見的汽車品牌,談談上市新車背後的故事與想法,也許能觸發創作靈感、激盪漣漪。
文/Seven Lo  圖/Ferrari、Ford、Saab、Skoda、Peugeot、VW

Ferrari 296 GTS  永遠都有故事可說

Ferrari是世上最具代表性的跑車品牌,傳奇典故層出不窮,人人說到Ferrari,人人心裡已有所本,而且是厚厚一本。

我們從根源說起。Enzo Ferrari是一位才華洋溢的賽車工程師,他在1929年創立Scuderia Ferrari車隊,經營賽車、替客戶打造賽車。1947年推出第一款市售車125 S。在Enzo Ferrari心裡,賽車才是Ferrari核心事業,販售市售車目的是營利,營利供應賽車所需。一家賽車廠打造的跑車,難怪Ferrari總是讓人魂牽夢縈。

早期Ferrari賽車皆為前置V12引擎,面對險峻的環保法規依然堅持。另一款Ferrari代表動力為V6,1960年代F1賽車轉為中置後驅,Enzo Ferrari最寵愛的兒子Dino Ferrari主張打造中置V6引擎賽車(後來演變為Dino車系),可惜這位Ferrari未來接班人英年早逝。

當我們談到Ferrari新車296 GTS的V6渦輪增壓油電混合動力,就不能忘記Ferrari半世紀前已展開V6旅程,還有Enzo與Dino父子情懷。

 

Saab 900  我們總是在車上感受緩慢

日本電影《在車上》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,一夕之間,Saab 900成為討論話題。片中西島秀俊駕駛的是第一代900(1978〜1993年)。1994年推出第二代900時,Saab已納入GM集團,北歐純度大減,第一代900因此被稱為Classic。

Saab於二戰時期製造飛機,1950年轉型造車,因此900擁有圓弧戰鬥機前擋玻璃、0.34Cd低風阻係數,渾身航空元素。讓人津津樂道的渦輪增壓,這也是從天空導入地表的航太科技。

80〜90年代,Saab是少數能與雙B平起平坐的非德國汽車品牌,當時選擇900的車主不只多金,還有個性與想法,深受設計師、建築師、藝人所喜愛,而台灣社會大眾對於900的印象莫過於90年代的高速公路警車。

老Saab具備獨特鮮明的品牌精神,透過村上春樹原著與電影推波助瀾,成為當今佳談。現代人生活繁忙,往往在車上才能逮到機會與最親密的家人說說話,移動中感受緩慢,感受村上春樹。

 

Ford Bronco  源自戰後嬰兒潮大無畏精神

Henry Ford首度導入生產線,汽車得以大量生產、降低售價。家家戶戶有車開,你我他習以為常的普世現象源自Ford。追求銷售數量是Ford的目標,Ford可靠好用,卻很難令人怦然心動。直到1960年代中葉推出Mustang,這款針對戰後嬰兒潮誕生的平價跑車一炮而紅,成為Ford經典代表。

事實上,Ford還有另一匹馬叫做Bronco,同樣發展於1960年代中,族群也是戰後嬰兒潮,用途則是翻山越嶺征服山林。Bronco一路演進五個世代,到1996年宣告停產。事隔25年再次推出的第六代Bronco大玩向經典致敬橋段,Bronco分成軟頂、硬頂,兩款車頂通通可拆;版本有雙門與四門,無論幾扇車門通通可拆,以對應高強度越野環境。

造型向經典致敬、骨子裡十八銅人,這匹野馬的精神就是大無畏。

 

Peugeot 5008  生活中的快樂

提到法國車,你會聽到一連串關於浪漫的描述,法國車是感性,必須奮不顧身。找個機會,與真正擁有過法國車的車主聊聊,你能發現無論是80年代追求操控的205、405,經典電影《終極殺陣》(Taxi)的406,任何時代的Peugeot都在車內擺設柔軟舒適、宛如沙發的座椅。

法國車永遠不會是硬邦邦、鐵錚錚的鐵盒子,而是一個會移動的空間,窗明几淨、視野通透。這就是生活。

邁入近代,休旅成為法國車主流,適合全家的5008正是中流砥柱。從個人享樂的操控派,演變為推己及人的居家派,不同時代的Peugeot都奉上生活中的快樂,日子不快樂,將索然無味。

 

Skoda Kodiaq RS  除了聰明還很強壯

捷克是東歐工業大國,Skoda則是捷克的汽車品牌,擁有百年歷史的Skoda曾是Seat集團一員,後來納入VW集團。許多人認為Skoda與VW骨子裡的東西差不多,我當然不能否認集團資源共享策略,但別忘了什麼人造什麼車,一樣的食材、不一樣的廚師與餐廳,端上桌、吃進肚的不會如出一轍。

如果說德國人是務實民族,德國汽車是務實汽車,德國第一的VW當然不可能不務實。有趣的是,凡接觸過Skoda卻能感受一股比德國車更踏實的態度,這裡說的不單是性價比,而是能否託付身家的信任度。

就以Kodiaq RS來說,能在綠色地獄Nurburgring創下最速七人座SUV紀錄,又能承載全家大小四處遊玩,怎麼看,都像是愛開車的一家之主的私心。Skoda擁有一種不甚強烈卻讓人發自內心的喜歡,是務實也。

 

VW ID.Buzz  這個世代的愛與和平

李安大師的《胡士托風波》(Taking Woodstock)這部電影敘述1969年Woodstock演唱會。時值越戰、追求愛與和平的嬉皮、搖滾文化興盛,這場露天演唱會為期三天招來人潮破40萬。當時許多年輕人開車前往朝聖,吃住睡都在車裡,愛做啥就做啥,最受歡迎的車款莫過第一代VW Transporter,俗稱T1。

時光來到2022年,VW推出一對電動車VW ID. Buzz與ID. Buzz Cargo,這是2017年I.D. Buzz純電概念車的承諾實現。光是方方長長的吐司條模樣,就能感受向T1致敬的滿滿心意。

ID. Buzz讓我們聯想上個世代的往事,追求愛與和平的夢。

 

 

 

ad_2023_300600
ad_2023_300600

延伸閱讀

袁子芸美國之旅遇扒手!還原痛失新手機瞬間 齋藤工、長澤雅美、西島秀俊聯手打怪!《新・超人力霸王》9/16在台上映
ad_2023_970250